
法門寺大約離西安市120多公里遠,它的最初興建年代在唐朝時就已無法確定,但目前普遍認為的有兩種說法,一種是建於周朝,是印度阿育王興建的八萬四千塔之一,先塔後寺。另一種說法是依據出土的磚瓦認為建於東漢末年。不過不管當初是何時所開始建的,現在看到的法門寺全都是現代所重修建的。但即便如此法門寺重修的格局仍遵照著中國早期寺院的格局所建,以寶塔為寺院中軸,塔前是山門,塔後為大雄寶殿。
法門寺的參觀重點並不在它的建築,而是在它驚人的收藏。當初法門寺是先有塔再有寺,而這寶塔最主要的就是用來收藏佛祖的舍利(註一)。公元前三世紀,印度的阿育王為了弘揚佛教,將釋迦摩尼佛的舍利分成八萬四千份,然後分送世界各地建塔供奉,法門寺就是其中一處。法門寺分到的是佛祖的指骨,佛祖的舍利就埋在寶塔之下,歷史記載從北魏到唐朝都有不少的皇帝曾恭迎佛祖舍利到皇宮禮拜,最後一次是在唐禧宗時,他將佛骨舍利送回法門寺後,並依佛教儀式將舍利和數千件稀世珍寶一起封埋於寶塔的地下。
在唐禧宗以後就不再有外人曾看過這埋入地下的舍利,到了宋代為了擴建法門寺,曾大興土木,但也未曾再見到寶物。而明朝時,因原本四層樓的木製寶塔倒塌而重建了十三層樓的磚塔,如此的大工程仍沒看到舍利的蹤影。一直到1981年,明代建的寶塔塌了一半,於是中國政府在86年決定重修,87年開始重建,就在挖寶塔地基時發現了佛骨舍利和數千件的唐代寶物,神奇的是發現舍利的那一天剛好是四月初八佛誕日。到了1988年,法門寺才開放各界來瞻仰禮拜,同年的年底,法門寺的博物館對外開放,讓所有民眾都能參觀到這些大唐的奇珍異寶。




註一:舍利是梵語SARIRA的音譯,意思是指人死後的遺骨。佛家認為只有誠心奉佛、悟道得法的人才會有舍利,並非常人都有。舍利分為3種,一是白色的骨舍利、二是黑色的髮舍利,最後是紅色的肉舍利。
註二:秘色瓷是晚唐、五代時浙江越州的瓷窯所進貢的千峰翠色青瓷,陸羽曾稱讚這種瓷器像冰又像玉。目前世界上能看得到秘色瓷的地方只在法門寺了!
啊,原來舍利有分三種啊
回覆刪除增加知識了~
這秘色瓷的色澤果然又像玉又像水...
回覆刪除很美很有靈透感啊
to angel:
回覆刪除我也是在旅遊時找資料時才知道的,
所以,
旅遊真的是增廣見聞的好方法呢!
to minami:
我就是被這個吸引才偷拍的,
實在不應該,
不過真的很美啊!
法門寺當初被發現的經過更是令人驚嘆我們老祖宗的智慧呢~
回覆刪除分享一則之前的遊記www.wretch.cc/blog/yaoyoungcor&article_id=4810536
其實我也忍不住在裡面偷拍照
那個秘色瓷現場看更震撼~
好像真的盛了水一般呢!
to Yao:
回覆刪除法門寺地宮當初被發現的經過真的挺神奇的!!
你的文章寫得真不錯喔!!